什么是产业转型?
产业转型中的“转型”,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“类型”,即把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污染、低产出、低质量、低效益转为低投入、低消耗、低污染、高产出、高质量、高效益,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。产业转型中的“转型”,既包括产业之间的转型,如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、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;也包括产业内的转型升级,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,实现技术集约化,不断提高生产效率。本报告中的“转型”主要指行业中的纵向深化发展,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员效率。
为何要谈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转型?
自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,总体呈现由“二一三”向“二三一”,再向“三二一”的演变趋势。展望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,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。随着第一产业比重呈现持续稳步下降的态势,第二、三产业的转型将极大程度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,因此我们将着眼于第二、三产业,讨论转型之下企业和人才的变化。而我们为何又要具体谈制造业和零售业?
根据《中国人口普查年鉴-2020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分项数据,从20个大类行业的就业人口占比看,农、林、牧、渔业是唯一一个占比超过两成的大行业,占比20.6%;制造业以18.1%的占比位居第二;批发和零售行业就业人员占比达到14.1%,位居第三。此外,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,2018年末,全国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的从业人员4008.2万人,比2013年末增长20.9%,从业人员数居第三产业各行业首位。因此,制造业和零售业作为第二、三产业中从业人员占比最大的行业,都具有一线人员基数大的特点;
2.制造业和零售业均是相对传统的行业,产业转型带给整个行业、所有员工乃至一线人员的影响十分明显,一线员工的能力要求也体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;
3.两大行业都具有吸引人才难的挑战:
两大产业间的人才一直保持着动态流动的状态,第二、三产业的人员都有逐步流向第三产业中平台类行业的趋势,这也是人才始终不饱和的原因;
随着国民的经济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,无论是工厂蓝领还是门店人员,年轻人都越来越不愿从事这类一线岗位的工作;
即使是在有意愿的情况下从事了一线岗位,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,以及产业转型的推动,对于一线人员需求和能力要求在不断提升,也会存在无法胜任和适应的情况,因此都急需进行人才的吸引与升级。
综合上述背景,制造业和零售业便成为本届《产业转型,人才的吸引与升级》的研究主体。
随着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,企业开始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型,数字化带来的业务流程、工作模式发生变化,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那么聚焦在具体的产业和行业上,制造业和零售业的人才变化和配置方式也有所不同。
基于此,智享会联合上海外服,共同就产业转型背景下,目前制造业和零售业一线人员的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,并针对人才变化提出相应的人才获取方案,让人才的更新迭代“跟得上”企业的转型升级。
线上阅读PDF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