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来源/ 白利民| 培训部部长| 华为
导语:
华为培训部(原华为大学)成立之初,就提出要成为华为的“黄埔”、“西点”和“抗大”。作为华为公司组织能力提升的中枢和引擎,华为培训部在人才队伍培养建设、组织经验萃取、价值观传播等方面,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成功打造出一支超过20万人的高素质、高水平的“铁血军队”,不断为华为的商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力量。
秉承着“为全球华为员工提供实战实用的培训服务”的宗旨,华为培训部仅仅2020年就为超过75000人次安排了集训赋能、开发了超过1.1万次课程、拥有超3900位讲师和3000位课程开发专家,华为十分重视考试,坚持“以考促学”,因此华为培训部设置了超过1.2万种不同内容的考试,涵盖了80多个学习项目和440多个学习方案。
2014年,华为强调要聚焦主航道业务、不要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,任正非进一步将华为培训部责任定位为:为主航道业务培训和输送人才。特色是训战结合,最终就是要作战顺利。
华为培训紧密承接公司战略业务要求
任正非认为,华为培训部是将军的摇篮,要把利润投入到员工赋能,建立面向明天的势能。华为一向重视对于后备人才的培育,因此对华为培训提出了以下战略意图:
1. 为公司的未来培育“将才”
2. 使能公司战略方向上的关键组织能力快速提升
3. 与时俱进的公司精神传承与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
4. 为公司提供基于数字化的“教育赋能”核心能力
华为培训赋能体系:聚焦公司关键组织能力构建
图1 华为培训赋能体系
华为培训部根据不同场景搭建赋能体系。华为每年有超过1万名新员工加入,对于新员工,主要进行传承文化价值观的培训,培育新生力量,同时也会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对个业务组织进行特定赋能,在学习平台上有MOOC、SPOC等各种各样专业性强的专业课程,能够提升整个组织的学习效能,并且能够快速向全球复制;对于人员流动的技能转化赋能,华为重视岗位的任期管理,人员流动是非常常见且频繁的,除了部门总裁级别的任期是5年,其它级别的任期都为3年,三年之后必须进行调动。华为每年的人员流动能够达到2万多人次,如此庞大的流动量势必带来组织能力的重构。对于新赛道的挑战,公司也仅仅给员工三个月的时间去快速掌握新知识,员工通过面向不同岗位的技能培训,快速扩充自身能力,实现人员技能的快速转换;对于各关键领域赋能,华为培训部以新的“关键组织能力”为纲,将关键领域划分为运营商业务、企业业务、消费者业务、研发业务和领导力业务,每个关键业务再划分出不同的次级业务场景,最后针对划分出的场景来进行面向组织的人才培养;对于关键战略场景和关键管理场景赋能,华为也是遵循优先“将才”转变,聚焦领军人才和关键战略业务赋能。
实战案例:华为训战
华为培训部的赋能不仅仅要支撑公司文化、管理平台和关键业务能力,更要支撑战略预备队的建设。
战略预备队的定位:“转人磨芯”
“转人”
“转人”即把人的能力从A技能转换成B技能甚至更多其他技能。信息技术、数字化技术、人工智能改变社会,国家的关键时期,科技和产业革命势必带来产品、知识和技能的不断融合,在这一大背景下,员工技能的迭代周期大大缩短,需要不断进行自身技能转换和能力重构,企业也需要促使岗位不合适的员工拥有更多培训转身的机会,从而进一步增强组织活力。
“磨芯”
“磨芯”是指更关注员工内在的精神气质。面对风云突变的外部环境,以及源源不断的机遇与挑战,公司需要一支能力胜任、召之即来,来之能战的铁军,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和高昂的精神面貌,更需要极其坚定的意志品格。
战略预备队整体运作机制:公司战略牵引,业务需求驱动,用人部门认证上岗
图2 华为战略预备队整体运作机制
战略预备队输出部门:人员计划输出
战略预备队的人员输出,一般是通过前期的计划确定输出人员的数量、节奏和人选。例如华为的研发部门要求每年有15%以上的人输出到非研发部门,通过不同部门的切换,研发人员能够深入一线,了解用户需求,而这一岗位转变就是通过人员输出计划,进入战略预备队来完成。
战略预备队
经过计划输入到战略预备队的人员,首先要进行精气神建设。早上6:30开始集合跑操、站军姿……提高训战人员的整体精神面貌。在这个阶段很少有员工会因身体原因“坚持不下来”的情况,绝大部分会咬牙坚持。训战不仅有体能训练,还会有专业考试和评估。进入预备队,首先会有一个专业的入门评估,如果通过,则无需参与相关课程;若没有通过,则需要参与培训,并参加下一轮的考核评估。预备队共分为两队,两支预备队的定位、教师配备和要求都有所不同。一种是面向公司未来战略的能力构建预备队,另一种是为满足转岗要求的技能转换预备队。考核达标且成绩优异的人员即可被推荐进入能力构建预备队;考核达标者可“宽进”技能转换预备队,根据“一人一策”学习计划参加相关培训;未通过专业考试评估者,则要被淘汰进入人才预备池。三支队伍的人员组成并非一成不变,技能转换预备队可经推荐进入能力构建预备队,二者人员是相互流动状态;预备池的人员也能有机会重新进入技能转换预备队,但技能转换队成员如若在考核后期无岗位最终接受,也就只能进入人才预备池。
输入用人部门
所有训战环节全部完成并且没有被淘汰,员工就可以顺利拿到结业证书,持证上岗奔赴新的用人部门,获取任职资格。但如果淘汰后进入预备池,经过第二个轮回依旧无法毕业,公司则会进行减薪等措施。
华为培训教学理念:从难、从严、从实战出发
1. 训战结合:仗怎么打,兵就怎么练
训练内容取决于公司整体的战略诉求,以及业务痛点与业务能力之间的差距,是亲历“战场”后的真实诉求,主要为业务目标服务。华为培训部坚持学习流对准业务流,学习内容对准业务痛点,课程设计模拟战场,作训结果对准作战结果。从“训”带着方案去“战”,由“战”带着结果复盘。以战促训,通过有设计的课题实践所学,拉动组织能力提升,收割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,迭代更新课程、场景与制胜点。“训战结合”在日新月异的时代,是组织自我刷新最有效的方法。
图3 训战结合
2. 以考促学:用什么考什么,考什么训什么
图4 以考促学
3. 锻造精神:提升意志力、强化价值观是铸精神的关键
员工在参加培训,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技能,也要“经过华为培训的精气神训练,能够抬头挺胸走出来”。在训战项目中,基本都是全封闭式管理,吃住都在华为培训部,其中一个固定的环节是每天早晨的跑步和军训,此外还有拓展训练、集体歌唱比赛等非固定环节,通过这种半军事化的管理,锻造集体荣誉感和精气神。这种传统十几年来一直保留,为华为人才队伍的精神状态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4. 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
华为培训部已经拥有数千名的兼职讲师,几乎覆盖到了华为培训所有的学习发展类项目。尤其是管理类的学习发展项目,兼职讲师队伍已经覆盖70%-80%。
兼职讲师队伍管理模式:
兼职讲师的队伍管理实行的是循环制而非终身制。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兼职讲师,首先要通过讲师认证(针对具体课程进行兼职老师的认证,而并不是说一种泛泛的认证)。
教师能升能降,避免“熵增”。在一个周期内,讲师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(课时及满意度的要求),下一周期就会被剔除兼职讲师的队伍。
兼职讲师激励机制:
2014年任正非要求华为培训部要建立获取分享制,吸引并激励最优秀的人、用心培养更优秀的人。每年的教师节,华为培训部会为他们颁发象征荣誉的CEO亲手签名的证书。除了精神激励,还会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,例如提升兼职教师的课时费、节假日适当翻倍课时费等。
图5 华为培训师资资源地
5. 数字化学习:构建开放的学习平台,服务更全面的学习场景,实现更好的学习体验
数字化平台是企业学习提升的重要基石,打造属于自己的学习平台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构建学习系统小循环,支撑学习业务全面数字化
• 以员工为中心的学习体验:基于不同学习场景下的千人千面和能力地图
• 开放的学习管理:支撑线下和线上学习/考试的管理、实施及学习数据的服务与工具
• 开放的课程/机考服务:通过服务化架构,为华为内外训业务提供学习服务
构建与业务系统关联的大循环,工作中学习,学习中工作
• 工作中学习(OJT),深入员工的工作场景,内容到人
•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结合,让学习者也成为内容生产者
图6 华为数字化学习平台逻辑
精准学习:“千人千面”,Portal个性化推荐+学习中心可视化管理
• 个性化Portal,基于岗位、任职、兴趣等的内容推送,做到内容到人。学习者、赋能者和管理者,不同学习对象进入APP的界面也不同。
图7 门户个性化推荐
• 将“要我学”和“我要学”结合的学习中心,辅助员工完成学习计划。庞大体量的学习内容,如何针对普通学员推送有意义的课程学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华为人力资源部根据不同岗位的人才画像,分析员工自身能力技能和所需能力技能之间的差距,随后基于自身画像打造专属的学习内容规划,进行平台个性化课程推送。
图8 学习中心可视化管理
数字化学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效率,让复制组织经验与能力成为可能,也让“学习中工作,工作中学习”,让华为面向实战的组织学习成为可能。
• “永远在线”训战一体的结构化学习,使能面向实战的组织学习与能力构建
• 碎片化基础上的结构化,灵活易用的可编辑性,大幅提升课程创造与共享的效率
• 所有学习行为和效果“数据化”可视化,大数据分析提升赋能效能
结语:
华为培训部无论是组织阵型,还是课程设计、开发、传道受业解惑,都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,目的就是胜利,手段上平衡好“训”与“战”,帮助公司打造一支支打胜仗的铁军。
您好,欢迎申请加入智享会!期待智享会和您一起成长!
立即申请